家健中医针灸骨科医疗中心

最新分享

医案一 活血化瘀,益气养阴综合疗法

治疗腱鞘炎

患者,女,53岁,首诊日期:2009年12月7日。

简要病史

患者右拇指掌指关节肿痛甚,无法主动屈伸月余。患者2006年开始出现右拇指掌指关节痛,2008年8月出现右手拇指屈伸不利,掌指关节肿痛屈伸时有弹响音,前往看西医骨科,诊断为拇屈指肌腱腱鞘炎,经打针后症状消除。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,经多次西医治疗,症状基本消除,同时医生叮嘱:如再次发作须手术治疗。 2009年底最后一次发作时症状加重,动则痛,吃饭不能用筷子同时工作受阻。 2009年12月7日经朋友介绍前来求诊。局部检查可见右拇指掌指关节肿痛甚,无法主动屈伸,右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触到较大硬结块且疼痛。被动屈伸弹响音甚,并且不能完全屈指。舌质暗,苔薄白,脉沉。患者有鼻敏感史,经常鼻塞。
诊断:慢性伤筋(弹弓指)
辨證:氣滯血瘀,氣血不足,氣陰兩傷,筋脈損傷。
治法:活血化瘀,益氣養陰,振奮陽氣。局部治療以松解、理筋、活血祛瘀、激活機能為主。
方葯:(顆粒沖劑):血府逐瘀湯加參芩白朮散加減,偶配增液湯。
參芩白朮散4g,血府逐瘀湯4g,谷芽2g,薄荷2g,4劑,每天2次,每次1包。
針炙取穴:阿是穴為主;可配合合谷、手三里。阿是穴進針方向:斜刺的同時以順肌腱方向為方向。深度:0.5~1.0吋。用瀉法。
手法:右拇指掌面掌指關節處,向左右彈撥2分鐘后,順屈拇指肌腱方向推按2分鐘,接?用力牽拉拇指遠程待右拇指掌指關節有鬆動感再屈掌指關節,重複3~5次。
敷藥:外敷以活血化瘀,溫經散寒消腫止痛藥為主,如:三七,當歸,蘇木,細辛,紅花,制川烏,制草烏等研成的藥粉調成糊狀。
飲食調養及隨診計劃:飲食忌牛肉、燒肉、鵝肉、西瓜。隨診。

治療經過:

二診:2009年12月9日,患者述好轉,手腳冷,舌質暗,苔薄白,脈沉。中藥處方守上方加丹參1g。4劑,沖服,每天兩次,每次一包。外治同前。
三診:2009年12月14日,患者述好轉但口微干。舌質暗淡,苔薄白,脈沉。中藥處方守上方改參芩白朮散2g,丹參2g,加增液湯4g,4劑,沖服,每天兩次,每次1包。外治同前。
整體治療中藥內服處方以上述三診中處方為主,患者在2個月的治療過程中身體穩定,綜合治療共14次,患處基本癒合。約2個月後電話追訪,患者親述同正常手指無異。生活、工作滿意,囑其繼續練拇指功。2010年8月再次詢問手指一事,患者很滿意,同時示範右拇指給筆者看,功能同正常人無異。練拇指功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,半年隨診1次。

體會:

拇屈指肌腱腱鞘炎(西醫),慢性傷筋(彈弓指),多發在長期用手握持硬物工作,如裁剪、燙熨、包裝工等,其根本原因是在掌指關節處”骨-纖維隧道”的腱鞘增厚明顯(稱為環狀韌帶),拇長屈肌腱在環狀韌帶上長期強烈摩擦,肌腱和腱鞘同時發生慢性損傷性炎症,慢性損傷性整體多表現傷氣傷陰,氣滯血瘀,因此全身調理應活血化瘀,益氣養陰,振奮陽氣為方向。局部多表現氣滯血瘀,腫脹疼痛,抗外邪之力下降,風、寒、濕外邪亦乘虛侵入,所以局部用活血化瘀,溫經散寒消腫止痛藥敷貼。針灸和手法亦可疏通經絡,松解韌帶、肌腱,調筋入蹧,如再配合正確的鍛煉拇指功法,療效每每令患者滿意。

名家點評

患者是中老年婦女多發的一種慢性傷筋病,現代醫學稱為屈指肌腱炎,傳統醫學屬筋粗、筋結範疇,源於筋腱勞損,作者辨證時抓住了氣血不足,氣滯血瘀,筋脈失養的關鍵,在用藥和手法,針刺上配合應用,相得益彰。[彭太平.點評]